找到相关内容9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净土宗的建立与开显--读李元松老师2003年净土九讲

    现代净土宗”并不是一个“宗派”的名称,而是一种“宗教思想”的名称。李老师所说的前述种种提法,无论是“上师谈的净土法门”,或“现代禅的净土法门”、“现代净土”,都只是这个意思。  五、“以净摄禅”的现代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2059949.html
  • 禅宗境界哲学的知识意义

    法”。武帝似乎在理解上未能跟上,只一昧在自我意识中构作,不解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诸相虚妄,正是入迷执著之事,居然狠狠地问说:“对朕者谁?”,这是直接冲击教学者的提法,达磨一无功德、二无圣谛,或许根本是个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1960005.html
  • 宗教变迁及其社会场蜮--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性新探

    信仰被称为美国的"公民宗教"。它与基督教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,但又不是任何的基督教派别,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基督教。此类提法,包涵着人们期望美国成为一个合乎上帝意愿的、尽可能完美的社会。本文提出的"公益宗教"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3760193.html
  • 天台的性具思想及其修证意义

    般若观照即是了因佛性”。(同上,第33卷,第802页A)。但在其它著作中,对了因佛性还有不同提法,如在《法华文句》中,大师说:“读诵经典即了因佛性”(同上,第34卷,第141页A)。在《摩诃止观》中,...

    中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060566.html
  • 20世纪中国净土信仰的高扬

    提供了经典依据。当然,太虚创造人间净土的主张还依佛教其他经论,有着更广泛深刻的涵义:其一,依据《维摩经》“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”的思想,这一提法消除了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,显示了净土理想的直接性与现实性。...有成为各宗各派信仰的共同归宿的趋势。太虚曾指出:“律为三乘共基,净为三乘共庇。”印顺进而发挥:“戒律与净土,不应独立成宗。”[36]应当承认太虚的说法有理,而印顺的提法可商榷。印顺继续论证:“净土为大...

   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460878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地方性(1)

    因素决定了他作出这样的结论呢?或者说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的跳跃或结论走向呢?这是胡适的神会创始说中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。  2、神会创始说与中央中心主义  这个问题的提法虽然显得新鲜,其实早有学者从不同的...

    邢东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1961369.html
  • 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

    lsquo;人生佛教’。”4所以太虚认为人间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义好。而印顺则认为称人间佛教要比人生佛教的提法更好。   印顺不同意太虚的人间佛教的思想,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,一是...理论方面的不同,决定了他们的人间佛教内容的差异。   印顺也认为,人生佛教的提法是非常好的,抓住了当代人乘佛教的特点,但是从理论上来讲,人生佛教在理论上并不圆满,而且中心还不够突出,特别是没有抓住&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3661388.html
  •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

    说法来评论诗歌创作的问题,如“学诗浑似学参禅”的提法。禅与艺术在这个时期由沟通而渐渐融合;所以这个时期可称为禅和诗学的沟通而融合的时期。[7]  第三,融合而合一的时期:最后,禅与艺术又经历了一个“诗禅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961418.html
  • 大足石刻《临济正宗记》碑研究

    统纪》的《明智传》明显取材于《碑铭》,但在内容上有压缩与改写,也收进一些新的材料与提法。3  对寺院碑的研究更是如此,许多有史料价值的寺院碑并没有纳入搜集者的视野,没有被提炼出来。例如,笔者最近在研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0361423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

    批判与改造,即宇宙观方面的批判与改造和认识论方面的批判与改造,使之成为中国化的唯识论。   在宇宙观方面,他认为《成唯识论》关于“唯识非境”的提法不够确当,应该改为&...

    高振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5461535.html